家庭對學校的認識
不同的家庭與社區對於學校的功能有不一樣的看法,可能是來自自己原先對學校的認知不同或是受教育程度不同、或是對於家庭該如何參與孩子學校生活的方式不清楚,又或是對於學校的一些規訂、政策、教學內容了解不夠深入、缺乏相關資訊。我會主動與家長聯絡,以了解家長教育經驗、了解家長對小孩教育上的隱憂、與家長溝通學校制度、教室內規定。若家長為外籍人士,校方應提供專業翻譯人才,讓身為老師的我與家長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橋樑以利於學生在校學習。我也可以透過開班親會議、家庭聯絡簿或回條來了解家庭對學校或教室規範是否有疑問或建議。
文化
文化深深地影響學生的家庭和學校,教師可透過增加自身對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來更進一步地與學生家庭連結。並將文化結合運用在教學上,例如鼓勵學生一起合作將一本書用自己文化的語言翻譯。鼓勵家長參與親子共學的計畫。
語言
語言是我們用來表達的首要工具,在不同文化下成長的孩子對於語言使用上會有不同的差異。有些家庭是以台語為主;有些新住民配偶家庭則是以新住民母語為主;原住民一樣也有自己族的語言。因此,該如何協助各族群理解呈現教材(主要為英文文字或繁體文字呈現)儼然成為我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而我也應了解學生的表達理解方式,進而擬出適當的上課方式以及評量方式,並提供同儕學習不同語言差異的機會。